優秀的電影工業體系不僅要求技術手段過硬,更要做到故事充實、流程完善、制作精良、均衡發展,“硬工業”中的“軟實力”決定著電影的核心競爭力。國產電影工業化是一項系統工程,從“五毛特效”到“奇幻大片”只是技術層面脫貧,電影制作各個環節同步提升,兼顧藝術上的精益求精,才能真正彌補短板、實現飛躍
暑期過半,今年的電影暑期檔表現可圈可點,除了社會民生題材影片大熱外,某些奇幻工業化大制作題材影片尤其值得探討,其中顯露出有關中國電影工業化進程中的進步與不足也引人思考。
“大制作、大場面、大明星”的大片曾一度成為票房保證和電影工業化標桿。然而,縱觀近年電影市場的變化,我們不難發現,奇幻、動作大片票房遇冷、難以追回成本等現象屢見不鮮。今年暑期檔某些國產大片甚至遭遇換檔、撤檔危機。比如,某部影片聲稱邀請了數十個國家上百位頂級電影工作者,重金投入、耗時多年打造,上映3日票房不足5000萬元,口碑、商譽雙失。
對于這部影片,觀眾紛紛吐槽影片頂著中國面孔,身后背景卻好似從西方大片中“借了景”,令人炫目的特效轟炸場面掩蓋不住情節的空洞和人物的虛浮。相比而言,某些導演將具備中國特色的美學特質和人文底蘊,以現代電影的工業化流程加以呈現,廣受好評。這說明,國產電影工業化在視效、場面等方面實現技術進步的同時,市場的多元競爭、觀眾的趣味變化也在同步發生,優秀的視覺效果始終需要服務于好的故事內容,如果“重技術、輕藝術”“重市場、輕口碑”,諸多“大片弊病”就會暴露出來,觀眾并不買賬。
截至目前,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,去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559.11億元,國產電影票房301.04億元,占票房總額的53.84%。今年僅暑期檔票房已突破百億元大關,全年總票房有望再創新高。但是,相較于電影工業發達的國家,我國電影工業化仍處于成長上升階段,并一度陷入追求電影“重工業化”的誤區,有“大作”無“大獎”、有“大導”無“大師”。
反觀國外,日韓電影近年來佳作涌現,離不開電影政策支持和人才培養,更依托于對本國文化氣質的細膩呈現;印度“寶萊塢”的電影工業始終立足本土特色,逐漸實現由“量大”到“質優”的提升。國外的經驗再次表明,優秀的電影工業體系不僅要求技術手段過硬,更要做到故事充實、流程完善、制作精良、均衡發展,“硬工業”中的“軟實力”決定著電影的核心競爭力。
一個國家的電影發展乃至文化進步,不能機械照搬“技術性指標”、迷信“商業化標準”,要結合本國國情和文化特色走出符合自身實際的道路。好的電影工業體系,依賴于導演、編劇、制片、攝影、美術、特效等各個環節同步成長,還需具備從“造產品”向“創文化”的轉型姿態。所以說,國產電影工業化是一項系統工程,從“五毛特效”到“奇幻大片”只是技術層面脫貧,電影制作各個環節同步提升,兼顧藝術上的精益求精,才能真正彌補短板、實現飛躍。要打造具有本土化特色的電影工業化道路,讓中國電影享譽世界,必須常懷技術與藝術并重的精品意識,銘記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兼顧的使命擔當。
國產電影要“硬工業”更需“軟實力” 優秀的電影工業體系不僅要求技術手段過硬,更要做到故事充實、流程完善、制作精良、均衡發展,“硬工業”中的“軟實力”決定著電影的核心競爭力。國產電影工業化是一項系統工程,從“五毛特效”到“奇幻大片”只是技術層面脫貧,電影制作各個環節同步提升,兼顧藝...
膠片拍出來的“記憶色” 柯達專訪《小偷家族》攝影指導 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獎獲獎作品、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展映的近500部電影中最搶手的一部影片、成為八月國內最受關注的影片,這些都是冠名在《小偷家族》身上的榮譽。榮譽的背后,是無數工作者的辛勤付出,此篇專訪稿為柯達采訪第一...
中國電影導演協會發聲明,將自律自強維護影視行業健康發展 為響應國稅總局號召,抵制天價片酬,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日前發表題為《團結一致,自律自強,維護影視行業健康發展》的聲明,呼吁“行業需要發展,規則需要公平,從業者需要被尊重?!甭暶髦兄赋?,當下問題的重點不只是“天價片酬”“偷稅漏稅”...
COPYRIGHT?2006-2012 WWW.XGL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四川星光聯盟影視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